巧借集體生日 促進健康發展
宋葵紅 陳紹娟 康小清
一 、課題的提出
我們曾對班級里學生過生日的情況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發現75%的學生生日慶祝費用在150元到300元之間,有少數學生的生日花費甚至高達幾千元。過生日的形式大多都是“小壽星”邀請要好的朋友和同學到“洋快餐”店去胡吃海喝一頓,下午再去看場電影或是到電玩城打游戲等。其實,班級里絕大部分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一般,但全班六十多個學生每年過生日總花費總額過萬元。有的孩子去參加一些同學的生日會,回家后會對家長說同學的蛋糕有多大,邀請了多少同學,禮物有多少,花了多少錢,并一再強調自己以后過生日也要這樣。這樣既浪費了大量的金錢,又從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學生的攀比現象,有時還對管理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一)浪費金錢,增加負擔,滋長攀比
陳老師班的小雪同學,活潑開朗,樂于助人,是班上的體育健將,班上不管男生女生都愿意和她玩耍。當然,班上很多同學過生日,都會熱情地邀請她參加。小雪的爸爸下崗了,和本來就沒有工作的媽媽開了一個小賣部,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平時她參加同學的生日會,花10元錢左右買禮物,這還勉強能應付??晒鈪⒓油瑢W的生日會,自己過生日不請同學會被說小氣。這不,小雪過9歲生日前,對爸爸媽媽說要邀請同學到“麥當勞”過生日。家長不答應,小雪很不開心,說班上很多同學都是這樣過生日的。無奈,家長只好答應了。生日這天,來了20多個同學,小雪花了將近1000元錢,這相當于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小雪除了開心外,最興奮的莫過于自己收到了許多生日禮物,如:洋娃娃、音樂盒、毛絨玩具等,這些禮物加起來,又是400多塊。小雪這次過生日,家長和同學的花費高達1300多元。孩子們在收禮物、歡慶自己生日的時候,其實很多家長卻感到無奈。
(二)難以管理,影響學習,不利團結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8點過了,宋老師接到了一個家長的電話,急著問她另一個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原因是孩子一大早出門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到現在還沒有回家,家長擔心得不得了。這個家長說,本來不想讓孩子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因為周六下午孩子要補習英語??墒呛⒆釉诩依锎蟪炒篝[,說家長不尊重孩子;還說如果不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同學就會與自己絕交。無奈,家長只得答應了,但叮嚀孩子吃完午飯后一定回家,下午按時去參加英語補習,看來孩子早把這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后來與過生日同學的媽媽取得了聯系,了解到孩子們還在電影院里看電影,等電影完了,她再把孩子安全送回家。事后了解到:那天過生日,被邀請到的同學上午在“小壽星”家玩,中午吃肯德基,下午上游樂園,晚上吃了火鍋之后,又一起看電影,可以說好吃好玩地過了一天。但那一周的周末作業,這幾個同學都完成得很不好。
而且,每到有同學要過生日了,被邀請的同學就興奮得不得了,心思早就沒在學習上了,巴不得同學馬上過生日;沒被邀請到的同學,無形中對過生日的同學產生了不滿情緒,這樣不利于團結。
二、過生日費用高的原因分析
每一年孩子過生日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會對金錢和思想上的沖擊,產生這些沖擊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孩子過生日邀請同學參加生日派對,消費不菲,孩子之間禮尚往來,無形之中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形成了攀比之風,而且不知何時是頭。
(一)家長對孩子的溺愛
對當今絕大部分的獨生子女家長來說,孩子的許多要求,他們從來不去深究其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利,只是一味地答應,一味地付出。還有的家長認為現在條件好了,又只帶一個孩子,孩子過生日只要他高興,花點錢不算什么。有的家長甚至還鼓動孩子請同學參加生日會,其目的是想通過慷慨大方為孩子過生日,讓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產生一種優越感,殊不知,這不是愛孩子的表現,這是家長滿足自己虛榮心的表現。
(二)過度的攀比導致生日越過越貴
同學之間相互邀請參加生日派對,大家在一起聚一聚,相互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對現在絕大多數的獨生子女來說,本來是促進交流,增進友誼的好方式??墒?,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
1、孩子之間的攀比
孩子參加了同學的生日派對后,一般會回家告訴家長生日派對在什么地方開的,大家在什么地方吃的飯,“小壽星”收到了哪些禮物,尤其要強調“小壽星”的爸爸媽媽送的是什么禮物……其目的是要告訴家長,自己過生日的時候,一定要和同學一樣,甚至要超過同學。所以有時就會在無意中聽到有的同學在課間說:“XXX家里真有錢,這一次XXX過生日,中午請我們吃麥當勞,想吃什么就點什么;下午,她媽媽還帶我們到游樂園玩,真是大方……”從這些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之間在相互攀比,他們可知道,他們花的都是家長的錢;家長可知道,當你在花錢的時候,孩子貪圖享樂的思想正在逐步形成。
同學之間就送什么生日禮物給“小壽星”也在攀比。如果你送一張自己做的賀卡,那會被認為是落伍的表現。如果別人送了10元的小禮物,我要送20多元的,超過你。在以后自己過生日時,別人送的禮物,自己也要論貴賤,同學的情誼不知不覺就用這生日禮物評定了。
2、家長之間的攀比
孩子參加了同學生日會之后,有的家長會向孩子了解過生日的情況。自己的孩子在過生日的時候,心里總想著要讓自己孩子的生日過得比其他同學高檔,這樣才讓自己的孩子不丟臉,才會有優越感,讓其他孩子不小瞧。所以同學之間輪流過生日的消費就越來越高。正如有的家長所說:“現在孩子過生日,實際上就是家長在比金錢?!边@樣下去,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勢利。
(三)家長用物質彌補對孩子心理的傷害
有的學生的父母由于各種原因離異了,這對小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靈上的傷害,家長也深知這一點。家長為了彌補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常常在物質上特別舍得付出,孩子過生日,這更是一個好機會。陳老師班上有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過9歲生日的時候,平時沒與他生活在一起的媽媽,生日前的一天中午到校接孩子外出吃飯,下午送孩子回學校上課的時候,把一大包東西寄放在老師處,讓孩子下午放學帶回家。其中有400多元的鞋子,有300多元的衣服,有200多元的玩具,還有一大包吃的。那天中午,家長為孩子就花了1000多元錢。聽聽家長是怎么說的:“我們大人離婚已經對不起孩子了,如果不在物質上彌補彌補,就真的愧對孩子了?!钡诙?,孩子的爸爸不甘示弱,在一高級餐廳包了兩桌,大張旗鼓為孩子過生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對孩子的重視,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殊不知,這樣用金錢來彌補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往往還會適得其反。
(四)感恩意識淡薄
我們常常說:孩子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孩子在過生日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生養自己的父母??涩F在由于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們普遍存在著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不懂得去愛,遠離了感動,忘記了報恩,以為父母的養育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認為自己過生日,家長花錢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稍有不順心,還會又哭又鬧。宋老師班上有一個學生,過生日想邀請班上的一些同學到家里來玩。那一段時間,他的爺爺正生病住院,家長忙得不亦樂乎,就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就在家里發脾氣,認為家長不愛自己,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完全不理解父母的難處。
三、應對策略
針對此情況,我們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讓孩子們到學校來過集體生日,因為每一個月都有好幾個孩子過生日,這樣做既增進了孩子們的交流,又使生日有了特殊的意義,孩子會終身難忘。
實踐證明,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始終激勵著學生不斷進取,主動、健康地成長,能使學生心情愉快,更加積極、輕松,充滿激情地投入學習、生活與工作當中去。在一個有良好班風的集體中生活與學習的學生,會自然有上進心和自豪感,所以,我們利用自己做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的優勢,努力創建有特色的班級管理文化,形成和諧的班風,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使班級面貌一新。
在廣泛征求了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后,我們班的生日聚會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孩子們的集體生日,從策劃到準備再到開展,孩子、家長、老師都參與進來,做到群策群力,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使生日聚會過得有創意、有意義,有推廣的價值,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一)形式多樣,讓生日與眾不同
現在的孩子,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辦代替,有主見有膽識的較少。而學齡期是培養和發展兒童創造力的重要時期,因為這是孩子們渴望自己能主動地去創造和發現的時期,此時所奠定的基礎可能會影響到人生發展的全過程。孩子有時候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常常出乎我們成人的意料,所以,我們決定利用過生日的契機,讓孩子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機會接受刺激,也有多種形式的機會進行探索和嘗試。
過生日前,我召集在當月過生日的孩子“開會”,讓他們自己去商量、去設計過生日的內容,盡量讓生日過得與眾不同、有意義。
孩子們的創造力迅速被激活了,在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幫助下,他們設計了許多形式。如:和家長合作表演節目、為班級捐贈圖書、為媽媽唱首歌、表演才藝、對幫助自己最大的同學說一句感謝的話、親子游戲、為班級做一次清潔大掃除、給和自己一起過生日的同學制作一張明信片……讓每一個生日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和溫情。
(二)增進友誼,促進孩子們的交往
班中總有的孩子不太合群,與人交往的能力較弱,而在平時,由于課業緊,老師給予這類孩子鍛煉的機會相對較少。通過過生日的機會,讓孩子真正體會到了做“主人翁”的感覺,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他們往往會放開自己的心性,大膽表露自己的情緒,快樂之情溢于言表。
在那天,所有過生日的小朋友都被安排做節目主持人,事前自己設計聚會的內容、開展的順序等,這就需要和同學間互相了解、溝通,這樣既促進了孩子們的互相交流和了解,也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
宋老師班的佳宜平時很靦腆,不愛說話,當別的小朋友在興奮地玩游戲的時候,她只會在一邊靜靜地看。很多次我讓小朋友邀請她參加游戲,她都拒絕了。而且嘴里還嘟囔著:“他們不愿意和我玩!”膽小、害羞讓她平時的學校生活格外的孤獨,可以說,她唯一的朋友就是我了??墒?,這次過生日讓她認識了一個嶄新的自己,也扭轉了她固執的想法。那天,她提了一個很大的蛋糕來,我把蛋糕切開,讓她親手把每一塊蛋糕送到同學手上,讓每一個同學都對她說:我喜歡和你交朋友!然后,全班同學一起分享她的蛋糕,為她唱生日歌、給她表演節目,和她一起做游戲,她開心地在教室里轉來轉去,大聲地說:“我也喜歡和你們交朋友!”事后,有個孩子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佳宜成了一只快樂的小鳥!
(三)勤儉節約,養成良好習慣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顯得特別金貴,家長對于孩子的物質需求往往有求必應,盡量滿足,甚至沒條件也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來滿足他們,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節約觀念嚴重匱乏,鋪張浪費的壞習慣逐漸盛行。
陳老師班的耀瑯就是這樣,父親在送水公司幫人送水,母親在小區看門,生活拮據。聽孩子的父親講,他們平時都舍不得吃肉,只有晚餐孩子在家時,才會煮肉吃。就是這樣的條件下,孩子小小年紀就要穿好的吃好的,理由是:穿得不好同學瞧不起!媽媽做的菜太難吃!
陳老師意識到,集體生日是一個多么好的教育機會啊,她倡導通過過生日體會成長的開心、快樂,堅決杜絕攀比、浪費。一個輪回下來,還要評比哪些孩子的生日花錢少、有新意,這就促使孩子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該耀瑯過生日了,和她一起過生日的一共有6個孩子,他們一起策劃了一次“不花錢”的生日。那天,每一個過生日的孩子都為同學們表演了一項才藝,耀瑯為同學們唱了一首歌。一個孩子為班級捐贈了圖書,一個孩子為過生日的同學親手制作了一張明信片,寫上了祝福的話,一個孩子為大家帶來了和媽媽一起炮制的“天蠶土豆”……每一個孩子都認為那次的生日特別開心。
過完生日后,陳老師找耀瑯談談她的想法,她說:我知道了,平時要節約,不能亂花爸爸媽媽的錢,外表美不重要,心靈美才重要!
(四)感悟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童年時代得不到溫暖和歡樂的人,長大以后就會成為冷酷無情的人,還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物質供應,還需要精神溫暖。
過生日前,我們要求孩子們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其中蘊含的家長的祝福和期望,讓學生體會家長的愛,并在生日時和大家一起分享名字的來歷。如張左一在介紹自己名字時說:我爸爸姓張,我媽媽姓左,我是爸爸媽媽唯一的寶貝,爸爸媽媽希望我做什么事都努力去爭第一!
不僅如此,過生日時,我們還邀請家長參加,通過親子活動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
孩子們在生日聚會上大曬自己的幸福,凡是有家長參加的孩子那天都特別快樂!父母也明白了,對孩子來說,什么樣的家庭氣氛就會造就出什么樣個性的孩子,愉快、輕松、和諧、向上、充滿愛意的家庭氣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五)品讀師恩,享受老師的關愛
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沒有對學生的熱愛,就沒有對學生的教育。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告訴我:班主任必須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是搞好班級工作,轉化學生思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除了平時外,我利用過生日的機會來表達對學生的愛心,使師生感情融洽、親密無間,教育工作能順利進行。
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能在校過生日,老師給予了每個孩子平等的機會和關心,還會親手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禮物,比如賀卡、筆記本、一個溫暖的擁抱、送上老師對他的祝福和期望等,讓學生真切體會到老師的愛。
過了幾次生日后,我們明顯感覺孩子們和我們親近多了,特別聽我們的話。他們格外地理解老師,自覺地接受老師的教導,積極上進。
(六)自編自演,展示各種才能
由于平時忙于學習,孩子們的各種才能沒有機會充分展示,生日聚會就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機會。孩子們從排練到表演,都是一次最好的鍛煉。
為了讓自己的生日與眾不同,孩子們挖空心思想辦法。帥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幼兒園開始,他一直在練跆拳道,可是,有一段時間他覺得太苦了,不想練了,他的家長覺得半途而廢很可惜,便找到我幫忙。我靈機一動,對帥飛說:“你過生日的節目準備好了嗎?我給你出個主意吧,大家都喜歡看你表演跆拳道,你現在開始加緊練習,到時候大家覺得你打得好,肯定有好多人崇拜你呢!”聽了我的話,帥飛選擇了堅持練,后來,在他生日的時候,果然得到了同學們的稱贊,他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七)家校合一,加強家長和老師的溝通
只有做好家長工作,實現家校同步,才能更好地完成學校的教育任務,促進孩子的和諧發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往往由于某些原因,再加上溝通的方式方法可能有所欠缺,致使家校溝通中常常出現一些誤解和矛盾,如家長對于教師的做法不理解、對教師要求過高等,對于教師來說,與家長溝通,積極尋找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發展孩子個性,顯得非常重要。
在聚會中,家長和老師一起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家長也能身體力行的感受老師的付出,增進了家長對老師的了解,在教育的問題上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溝通。
在上期期末拿通知書時,宋老師策劃了一個以“慶新春 促成長”為主題的生日聚會,那天正是星期天,大多數家長都沒事,宋老師提前用校訊通向他們發出誠摯的邀請。結果,那天到校的家長有40多個,教室里濟濟一堂,熱鬧非凡。宋老師利用這難得的契機,向各位家長匯報了本期的情況,針對每一個的孩子的情況頒發了獎狀和喜報,讓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都感受到了孩子成長的快樂。然后,舉辦了一個“猜字謎”專題游園有獎競猜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猜字謎,極大地促進了老師和家長的交流。那天,家長的感謝聲讓宋老師的耳朵都聽出“繭巴”了。她想,以后,還會有哪個家長不配合老師的工作呢?還會有哪個孩子鬧著要和人攀比呢?
(八)互通信息,促進家長之間的交流
家長的教育經驗總是很多的,但平時,卻很難有機會互相交流。孩子們在生日聚會前,我通過校訊通向各位過生日的家長發出邀請,希望他們一起為孩子們出謀劃策,避免浪費和買重復的禮品等。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把電話號碼發給家長,以方便他們交流。
策劃生日聚會促進了家長之間的聯絡,有部分家長成為了朋友,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互相取長補短。
(九)促進成長,認識生命的要義
這是過生日的最后一個階段:讓過生日的同學上臺暢所欲言,內容不拘一格,可評價這一活動給你帶來的影響,可暢談對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等,從而認識成長的要義。
孩子們雖然年齡小,卻也懂得用童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今天非??鞓?,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同學們的希望!
我要謝謝我的媽媽為我的生日做了很多事,她很辛苦,我以后一定不讓她操心了!
我希望每年都在學校過生日,每年都能為同學們表演節目!
以前我膽子小,現在,我要做個膽大的孩子!
……
一句句溫暖的話語讓人如沐春風,相信孩子們能真正懂得:在這一天,你要懂得的是感恩,因為有了爸爸媽媽的愛,才有了現在的你;因為有了同學的情,才使你這樣快樂;因為有了老師的辛勞,才讓你學會珍惜。所以,學會感恩,學會努力,學會把你的快樂分享給別人,才是生日真正的意義。
四.實施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密切了師生、同學、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扭轉了一些不良的想法,促使學生轉變了思想觀念,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增進了友誼,增強了合作意識。另外,這些活動也為同學們提供了舞臺,提供了賽場,使他們能公平、合理、適度地競爭,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
(一)良好的班風
如今,我們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風。而這個班風的核心就是——愛!老師對自己的學生充滿愛,愛我們的班干部,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愛平時不夠遵守紀律、不夠關心班級的學生,愛那些有特殊困難、單親家庭的學生,更愛那些生性叛逆、喜歡唱反調的學生。并用自己的愛讓班內每個同學能相互關愛,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同學去無私奉獻,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同學體現自身價值,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同學理解老師、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從而能懂得“愛”、接受愛、珍惜愛。我們全班同學現在有較強的班集體榮譽感,有較強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共同團結,遵守紀律,多做好事,以班為家,以老師和同學為知心朋友,自覺維護班級規范,有一股積極向上的朝氣。 “愛”成了班級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像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影響學生的情操、陶冶學生的性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成長。
(二)和諧的人際關系
每一個人都希望與他人友好相處,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問題在學生生活中始終是一個影響自身心理健康、影響校園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從心理上講,不管身份高低,每個人都希望受人歡迎,因為受人歡迎意味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通過一個個美好的生日聚會,我們和孩子們的人際關系處理得十分和諧、真摯。
1. 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關系,應當是一種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和諧而親密的關系。在師生關系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作為老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尊重、愛護學生;平等、民主與欣賞是一位合格教師的人格魅力所在。有了這三點,師生便會心相連、意想通,和諧的師生關系便自然形成了愛與包容的美好境界。我們利用過集體生日的契機,向孩子們傳達了這一美好的理念,并讓他們深切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
宋老師班在一次過生日時,準備了35個小蛋糕。每個蛋糕都裝在一個小盒子里,四周用訂書釘釘得牢牢的,這些小蛋糕要一個個打開,分給63個小朋友和幾個家長。當時正是冬天,宋老師把蛋糕一個個打開,一不小被訂書釘扎傷了手,頓時滲出了血,但為了盡快把蛋糕分到大家手里,宋老師堅持把蛋糕分完,并親自送到每位小朋友的手中。分完后,宋老師的羽絨服上也糊上了很多巧克力。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些小細節,卻被細心的小朋友發現了。在星期一收上來的日記中,有的小朋友寫到:今天,宋老師為了給我們分蛋糕,把手都扎出血了,可她根本不管……她是多么愛我們??!還有的小朋友寫到:宋老師把新買的羽絨服都弄臟了……這個生日我很開心,我愛宋老師!
老師無私的關愛換來了孩子們真摯的熱愛,這是多么令人感動的驚喜??!
2. 和諧的生生關系
雖然今天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寶貝和掌上明珠,但我們班的孩子在學校通常能學會忍讓、學會理解,學習和同齡人和平相處。盡管有時候有少數孩子會由于生生關系的不和諧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誤解、沖突、妒忌等等,但都能在同學、老師的幫助下,很快化解。它還能有效地普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因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所以能讓孩子們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主動地提出問題,自由地展開討論和交流,敢于嘗試、學會傾聽,以及進行自我反思,每位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空里全員參與,在互動中互幫互學,使學生感到成功、進步和發展的快樂。
前文提到的那個叫佳宜的女孩子,由于經常生病,很少上幼兒園,從小就很少接觸小朋友,缺乏一定的溝通能力,再加上口齒不清,幾乎沒有朋友。每次下課她都一個人看別人玩,我們讓她去和別的小朋友玩,她總是說:“我不敢和他們玩?!薄拔也辉敢夂退麄兺??!比缓缶投愕眠h遠的。上課她也基本上不發言。偶爾發言,也會遭到孩子們的嘲笑,這使她更不敢說話了。
可是,通過這次過生日,極大地鼓舞了她的自信心,孩子們對待她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段時間后,我們覺得她的自信心增強了,同桌討論、小組討論時,她都能積極參與其中。
現在,佳宜的表現可以說和幾個月前有著千差萬別。她從對學校生活的懼怕、對集體活動的不感興趣、從不與人交往到擁有了自己的朋友、學習成績提升、熱愛集體,可以說完成了一個巨大的飛躍。
3. 和諧的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我們班的孩子學生基本能理解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顛倒主次。理解了合理的家庭關系是長幼有別。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所以,孩子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對父母的建議應該虛心采納。
陳老師班有一個叫健健的孩子,以前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爸爸、媽媽就是為自己服務的??偸怯妹畹目跉庖蟾改笧樽约鹤鲞@樣做那樣。如果自己做錯了事,家長教育他的時候,他總是狡辯。在集體中過生日之前,他詢問父母為什么給他取名叫健健。父母告訴他:取名叫健健,是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聽了之后,他明白了:父母是多么愛自己,而自己呢,對父母卻不夠尊敬。從那以后,他逐步改正了自己的”小少爺“作風,懂得尊敬父母了,會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也越來越好了。一家人,現在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家長感概地說:”孩子在學校過了一個集體生日,完全變了一個人?!痹瓉?,每一次過集體生日孩子向父母詢問自己姓名的含義,就是一次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機會,就是一次孩子感悟家長無私的愛和美好祝愿的機會,更是孩子學會成長的機會。
(三)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在我們眼里,沒有差生可言,因為每個人的智力因素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學習成績,只要盡力去學,成績再差也是好學生,我們利用過生日時的各種形式廣泛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使學生真切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
經過一段時間集體生日后,我們的班級逐漸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當特別注重物質享受的孩子發現周圍的許多同學都在很認真很刻苦地學習時,他們就會感到壓力,而正是這種壓力促使他們產生了拼搏的動力,從而使得他們也開始努力。事實上,他們被別人所影響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別人。久而久之,良性循環,整個班級的成績自然而然的就被提高了。
前面提到的耀瑯這個孩子就是這樣。特別注重穿著打扮,盡管家庭條件困難,她卻總是要求家長買漂亮的衣服,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思想:穿得不好同學要笑我!可是對于學習,她卻從來不操心。做作業總是慢吞吞,經常沒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家庭作業更是要做到深更半夜。這樣一來,第二天精神不好,常常打瞌睡,學習成績就可想而知了。但自從開展集體生日以來,她的變化十分巨大。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成績當然也有了進步,雖然由于基礎較差,學習并沒有拔尖,但學習態度和效果卻和以前有天壤之別。最可貴的是,她體會到了父母的辛勞,對穿著打扮也沒有過分地要求了。
綜上所述,學生的心理和價值觀、人生觀是可以有效地進行調適的。作為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善待學生、化解學生的各種不良的心態。作為教育者,既要看到它消極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積極的一面。我們要利用各種契機,讓兒童在活動中不斷地加強自我修養,提高思想境界和認識水平,并加強情感的自控能力,學會情感的升華,把精力放在有益于社會,有益于自身成長的活動中去,加強自我教育,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創造生活的奇跡。